-
2025年教育工作關鍵詞:“實干”! 2025-01-11
-
促就業(yè),不設限!最新重磅政策出臺 2025-01-08
-
2025年,這些教育新政正式實施! 2025-01-05
部分上班族目前處于在線辦公狀態(tài),這種日子要持續(xù)多久,還是個未知數(shù)。還有學生們,每日念三遍:不得返校!
堂妹今年上高三,這種關鍵時刻,往年恨不得沒有寒假,如今她卻還在家。我問她是不是每天埋頭刷題啊?她說:“還沒開始,在家沒狀態(tài)?!?/span>
在朋友圈做了一個民間小調(diào)查,問大家在家辦公的狀態(tài)如何,基本答案就是這兩種:
心煩,靜不下來。
效率很低,不是躺著就是趴著。
其他人回答 “同上”。
畫風大概如此:
當然還有個別人表示效率極高,每天很忙,私底下他們跟我解釋說:“任務太多,被逼的”,看來在家辦公效率高不高,還是要看老板狠不狠、作業(yè)多不多呀。
拋開這些外在因素,究竟為什么在家辦公時,狀態(tài)會普遍不好呢?那些在家效率很高的人,有什么秘訣?為此我去查了一些資料。
聲音很關鍵
首先來關注一下聲音的影響,大家普遍都認為,聲音跟工作狀態(tài)密切相關。
有朋友說,在家總是靜不下心來,因為媽媽時不時喊自己出去吃好吃的,還有客廳傳來妹妹看電視劇的聲音,分神太容易了。
這種屬于典型的干擾型。
還有一些朋友在獨立的空間里辦公,家里沒別人,也沒誰會打擾自己,比在辦公室的時候還安靜很多。盡管如此,卻還是很容易分神,不知道問題出在哪。
這則是沉寂型。
究竟什么樣的聲音環(huán)境最有利于工作和學習呢?我們一般會認為越安靜越好,但答案并沒有這么簡單。
心理學家 Ravi Mehta 做了一個實驗,探討了3種不同分貝的聲音對大腦活動和創(chuàng)造性思維的影響。
安靜組是 50 分貝,安靜的室內(nèi)有正常的交談聲(1 米外有正常交談)
中等組是 70 分貝,馬路上或者鬧區(qū)的聲音(10 米外有汽車駛過)
嘈雜組是 85 分貝,尖銳汽笛聲、噪雜酒吧的聲音(10 米外有鳴笛聲)
毫無疑問,85 分貝是最不利于工作的,在這種環(huán)境中人們根本無法進行正常思考;另外兩組的結(jié)果很有意思:
50 分貝的環(huán)境中,人們最容易集中注意力、不易分神;
70 分貝的環(huán)境中,人們的抽象思維和創(chuàng)造力處于最佳狀態(tài)。
也就是說,如果你只是想單純集中注意力,例如背背單詞、校對文檔等,那么需要一個 50 分貝的環(huán)境;
但如果你想做一些有創(chuàng)造力、有想象力的工作,那安靜未必是好事。
還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結(jié)論中提到的這些聲音必須是相對一致的。
例如室內(nèi)有交談聲,就是一直有交談聲,而不是沉寂中突然傳來家人打電話的聲音,這時候無論交談聲再小,也會成為干擾;鬧市也是如此,人們習慣了某種分貝的聲音,如果鬧市突然安靜了,反而會吸引你的注意力。
總之,不僅要看聲音大不大,還要看聲音是否保持一致。
那我們可以如何從聲音入手提高效率呢?我總結(jié)了以下方案:
1. 如果你需要集中注意力,但是家人在房外活動,無法避免 “突然的打擾”,那就給自己制造一個 “穩(wěn)定的打擾”,比如帶抗干擾耳機,持續(xù)播放 50 分貝的音樂,這時候就算有人突然交談,也不會破壞聲音總體環(huán)境。
2.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一點創(chuàng)造力,那也不必跑到大街上去,可以給自己播放一些類似大街的聲音,或者把音樂聲音調(diào)大,適應了之后就可以高效工作了。
沒有下班時間,上班時間也沒效率
關于在家辦公,很多人有一個體會,就是沒有確定的時間點。
平常去公司上班時,早上幾點起床,中午幾點吃飯,晚上幾點下班……都是固定的,這時候人們對時間有一種掌控感,更能夠合理計劃上班期間的任務。
但是在家工作,上班打卡可能都是在床上打的,午飯下午兩三點才吃,白天工作 1 小時,晚上卻奮斗 6 個鐘頭……
想干活就伏案,不想干就躺著,這種隨意調(diào)控的狀態(tài),很容易讓效率降低。
為什么呢?因為人的大腦也是一臺有限的 “機器”,當我們集中注意力干活的時候,大腦快速運轉(zhuǎn),代謝很快,產(chǎn)生的廢物也會累積到極限。無論是長時間使用,還是長時間廢棄,都不利于它的運轉(zhuǎn)。
所以需要科學地安排它的工作時間,及時充電和倒垃圾,這樣才能效率更高。
最好的方法,就是給大腦設置一個 “開關”,不妨試試這幾招:
1. 給自己定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(如果你是學生,同理于上學、放學),或許跟手機打卡的時間并不一致,但是不重要,重要的是這個時間你是確定的,并且能做到的。
(如果你的工作不需要團隊協(xié)作,而你偏偏晚上效率最高,那就把上下班定在晚上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)
2. 上下班時間需要一點儀式感,以此強化大腦的工作狀態(tài),比如上班時間穿上漂亮的衣服,下班時間一到就換成睡衣;上班時間在某一個房間(或者某一個桌子),下班就挪到沙發(fā)或者床上活動。
3. 工作時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節(jié)點,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,在手機上設置鬧鐘,根據(jù)你對自己的了解,設置一個效率最高的方案,例如:45 分鐘工作 + 15 分鐘休息。
一旦制定了規(guī)矩,就要嚴格執(zhí)行,絕對不在下班之后工作。
對自己狠一點,上班效率自然就高了。
誘惑太多,不想工作
很多朋友反映,在家工作熱情會減退。
辦公室的工作環(huán)境比較單調(diào),無非就是辦公桌、電腦,還有會議室;學校教室就更簡單了,清一色的書和卷子……
但是在家里的場景就會豐富很多,隨時可以在冰箱拿水果零食吃、隨時打打游戲、再不行還有溫暖舒適的床……誘惑太多,工作的欲望自然就降低了。
你可能會好奇:為啥我那么容易被這些誘惑,工作和學習卻誘惑不了我?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結(jié)果的反饋會影響我們的動機,尤其是正反饋。
一般來說,學習和工作的反饋是比較慢的,一場考試要準備一個月、一個項目說不定要好幾個月,而且獎勵的形式也比較單一,出人頭地不知道要等哪一年……
但是吃東西和躺床上這種事,反饋立馬就來,一個字就是 “爽”。
至于玩游戲,反饋不僅即時,還是是豐富多彩和不確定的,你不知道這一輪贏了會得到什么,處處都有驚喜。
這種不確定的獎勵,更能增加一個人的動機。所以,如果想讓自己在家也工作情緒高漲,就要給自己設置一些不確定的反饋,而且越快越好。
至于如何制造不確定反饋,我琢磨了很久,想出這么一招。親測有效,大家不妨試試:
1. 找 10-20 張卡片,把自己最想玩的游戲、最想吃的東西、或者最想買的東西寫下來,每張卡片寫一種;
2. 把工作或者學習任務拆分成多個階段,每天設置一定數(shù)量的目標(根據(jù)自己能力來定);
3. 每完成一個目標,就給自己一個獎勵,獎勵方式就是在卡片里隨機抽。
注意,目標沒有完成時,不可以給自己其他的獎勵。
這樣一來,工作的反饋就變成即時而且不確定的了,相信你的熱情會提高不少。
以上是 3 個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以及應對方式,都是一些個人層面的。
如果你遇到的困難是關于團隊層面的,比如線上溝通效率太低、效果難以同步之類的,大概就需要高科技來協(xié)助了,例如用視頻和電話代替文字溝通,也是一種方法。
最后想說,一旦你適應了在家辦公的模式,并且把效率提高時,你會無比享受這種辦公環(huán)境,又舒適又自由,創(chuàng)造力也比在辦公室更高。
【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,了解更多】